如何辨識雜貨店裡常見的泰國食材(南薑、生薑等)
在亞洲超市裡尋找泰式食材可能會讓人不知所措,但一旦知道要找什麼,就會變得很簡單。以下是一份實用的常見泰式食材辨識指南,特別著重於分辨那些容易混淆的相似食材。
泰式食材速查表
1. 香氣來源:根莖類
這是最容易混淆的類別。它們看起來相似,但香氣和用途截然不同。
泰式羅勒(Thai Basil)
-
外觀特徵:葉子尖細,莖部呈紫色,有時會開紫色小花。
-
分辨訣竅:帶有濃郁獨特的八角或甘草氣味,比甜美的意大利羅勒更香。
-
泰式料理常見用途:醉漢炒麵、綠咖哩和裝飾的必備材料。
聖羅勒(Holy Basil / Bai Kra Pao)
-
外觀特徵:葉子較小,邊緣略有鋸齒,觸感毛茸茸。莖通常為綠色帶紫暈。
-
分辨訣竅:帶有辛辣、胡椒味、類似丁香的香氣,甜味不如泰式羅勒。
-
泰式料理常見用途:打拋豬(Pad Kra Pao)的靈魂食材。
香菜(Coriander / Cilantro)
-
外觀特徵:帶有精緻鋸齒的綠色葉子,纖細的莖,通常連根出售。
-
分辨訣竅:獨特、清新、帶柑橘味。有些人因基因關係覺得它嚐起來像肥皂。
-
泰式料理常見用途:葉子用作裝飾,根部則搗碎用於製作咖哩醬。
薄荷(Mint)
-
外觀特徵:亮綠色、有紋理、略帶皺褶的葉子。
-
分辨訣竅:經典清涼薄荷香味。
-
泰式料理常見用途:沙拉如辣拌肉末、越式春捲,或作為裝飾。
專業提示: 如果不確定,只需輕輕刮一下表皮並聞一聞。氣味是最好的辨識方法。
2. 香草團隊:新鮮香草
這些食材帶來明亮、清新的風味。
泰式羅勒(Thai Basil)
-
外觀特徵:葉子尖細,莖部呈紫色,有時會開紫色小花。
-
分辨訣竅:帶有濃郁獨特的八角或甘草氣味,比甜美的意大利羅勒更香。
-
泰式料理常見用途:醉漢炒麵、綠咖哩和裝飾的必備材料。
聖羅勒(Holy Basil / Bai Kra Pao)
-
外觀特徵:葉子較小,邊緣略有鋸齒,觸感毛茸茸。莖通常為綠色帶紫暈。
-
分辨訣竅:帶有辛辣、胡椒味、類似丁香的香氣,甜味不如泰式羅勒。
-
泰式料理常見用途:打拋豬(Pad Kra Pao)的靈魂食材。
香菜(Coriander / Cilantro)
-
外觀特徵:帶有精緻鋸齒的綠色葉子,纖細的莖,通常連根出售。
-
分辨訣竅:獨特、清新、帶柑橘味。有些人因基因關係覺得它嚐起來像肥皂。
-
泰式料理常見用途:葉子用作裝飾,根部則搗碎用於製作咖哩醬。
薄荷(Mint)
-
外觀特徵:亮綠色、有紋理、略帶皺褶的葉子。
-
分辨訣竅:經典清涼薄荷香味。
-
泰式料理常見用途:沙拉如辣拌肉末、越式春捲,或作為裝飾。
3. 醬料區:瓶裝必備品
別在琳瑯滿目的醬料瓶中迷失。認準這些關鍵字。
魚露(Fish Sauce / Nam Pla)
-
外觀特徵:瓶裝的稀薄、半透明棕色液體。
-
關鍵識別點與用途:它是泰式料理的「鹽」,氣味濃烈但能增添深層鮮味。尋找標有「Nam Pla」字樣的產品。
醬油(Soy Sauce)
-
外觀特徵:主要有兩種:老抽顏色深、質地濃稠、略帶甜味;生抽較稀、較鹹。
-
關鍵識別點與用途:用於炒菜如泰式炒粿條,為菜餚上色和調味。
蠔油(Oyster Sauce)
-
外觀特徵:濃稠、深棕色、黏稠的醬汁。
-
關鍵識別點與用途:為快炒和蔬菜增添鹹鮮味和淡淡的甜味。
蝦醬(Shrimp Paste / Kapi)
-
外觀特徵:成塊或小罐裝售賣,為固態深紫棕色糊狀物。
-
關鍵識別點與用途:氣味非常強烈,只需少量即可使用。是製作正宗咖哩醬和辣椒蘸醬的必備材料。
4. 咖哩醬區域
咖哩醬(Curry Paste)
-
外觀特徵:在冷藏區以塑料盒或袋裝出售,或在貨架上以罐裝出售。
-
關鍵識別點與用途:顏色決定用途與辣度:
-
紅咖哩:用途廣泛,中辣。
-
綠咖哩:最辣,充滿新鮮香草味。
-
黃咖哩:較溫和,以薑黃為基底,常與馬鈴薯搭配。
-
瑪莎曼咖哩(Massaman Curry):風味濃郁,帶有溫暖香料味,如肉桂、豆蔻。
-
帕南咖哩(Panang Curry):質地濃厚,帶有堅果味,略甜。
-
你的超市採購策略
-
準備一份帶有泰文名稱的清單: 記下泰文名稱(例如,南薑是「ข่า Kha」),如果找不到,可以出示給店員看。
-
先前往生鮮區: 尋找香草和根莖類食材。它們通常會放在一起。
-
查看冷藏區: 這裡可以找到新鮮的咖哩醬、香茅,有時還有箭葉橙葉。
-
然後再去貨架區: 在國際/亞洲食品區尋找醬料、罐裝咖哩醬和乾貨。
有了這份指南,你就能自信地辨識出讓泰式料理如此獨特美味的關鍵食材。祝烹飪愉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