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在正確煮泰國米飯(秘密浸泡步驟)

在爐灶上煮出鬆軟芬芳的泰國香米是一門藝術,而你說得對——秘訣就在於浸泡步驟。這個簡單的技巧正是區分黏糊結塊的米飯和優秀泰國餐廳裡那種粒粒分明、軟硬適中米飯的關鍵。

以下是關於如何在爐灶上正確烹煮泰國米的完整指南。

黃金法則:1:1.25 的比例與浸泡的秘訣

對於泰國香米,理想的水米體積比例是 1 杯米對 1.25 杯水。浸泡步驟會先讓米粒吸水,這意味著它們在烹煮時所需的水量會略少,從而形成更佳的口感。


煮出完美爐灶泰國米的步驟指南

食材與器具

  • 泰國香米: 1 杯

  • 水: 1.25 杯

  • 一個細網篩

  • 一個中等大小、有緊密鍋蓋的深鍋(這對於鎖住蒸氣至關重要)

烹煮方法

步驟 1:徹底沖洗(直到水變清澈)

將米放入深鍋或碗中。加入冷水蓋過米,用手攪動。水會因為米表面的澱粉而變得非常混濁。小心地倒掉混濁的水。

重複這個過程 3-4 次,直到水幾乎變得清澈。這能去除多餘的澱粉,這是導致米飯黏糊的主要原因。

步驟 2:秘訣——浸泡步驟

在最後一次沖洗後,向深鍋中加入足夠的新鮮冷水,讓水蓋過米約一英寸(2.54 公分)。讓米浸泡 15-30 分鐘。

  • 為什麼? 浸泡能讓米粒吸收水分,使它們從內到外均勻受熱。這可以防止米粒內部還沒煮透,外部就已經變得軟爛。這也有助於米粒伸展到其完整、漂亮的長度。

步驟 3:瀝乾並量取新鮮用水

浸泡完成後,使用細網篩將米徹底瀝乾。快速擦拭一下深鍋。

現在,將 1.25 杯新鮮的水加入空的深鍋中。然後,把瀝乾的、浸泡過的米倒入水中。現在米和水已經一起在鍋裡,準備烹煮。

步驟 4:煮沸,然後轉小火慢煮

將深鍋放在大火上,不加蓋,煮至滾沸。一旦沸騰,立即快速攪拌一下,隨即將火調至可能的最小火力,並緊密地蓋上鍋蓋。

  • 不要再打開鍋蓋! 這些蒸氣對於煮熟上層的米飯至關重要。

步驟 5:燜飯與休息(不要偷看!)

讓米飯在最小火力下烹煮 12-15 分鐘。當米飯表面出現小小的「坑洞」或蒸氣孔,並且所有表面的水分都已經吸收完時,就表示煮好了。

15 分鐘後,關火。蓋著鍋蓋,讓米飯再休息 10 分鐘。這個休息階段稱為「燜飯」,能讓殘餘的水分均勻分布,完成烹煮過程,使米飯變得完美鬆軟。

步驟 6:翻鬆與盛盤

現在,並且只有現在,才可以打開鍋蓋。使用叉子或飯勺輕輕地將米飯翻鬆。翻鬆可以分開米粒並釋放多餘的蒸氣,防止米飯變得濕軟。

立即盛盤享用。


疑難排解與專業秘訣

  • 米飯太濕/太軟爛: 你可能用了太多水。下次減少 1-2 湯匙的水。同時,確保你已完全瀝乾浸泡的水。

  • 米飯太乾/底部變硬: 你可能水用得太少、燉煮時火太大,或者沒有蓋著鍋蓋讓它休息。鍋底燒焦的鍋巴(如果不太嚴重的話)在某些文化中其實是美味!

  • 黏鍋: 一個優質的厚底鍋可以防止局部過熱和黏鍋。同時,確保你在燉煮階段使用的是可能的最小火力。

  • 追求更地道的風味: 嘗試在沖洗米時,在水裡放一個香蘭葉結,或用一湯匙的椰奶取代等量的烹煮用水,以增添淡淡的香氣。

流程視覺化總結

沖洗 → 浸泡(15-30 分鐘) → 瀝乾 → 加入新鮮用水 → 煮沸 → 小火慢煮(12-15 分鐘,蓋蓋) → 休息(10 分鐘,蓋蓋) → 翻鬆 → 盛盤

通過遵循這些步驟,尤其是關鍵的浸泡階段,你每次都能做出餐廳級品質的泰國米飯。享用吧!

相關文章

訂閱電子報

訂閱以獲取最新更新和資訊